虽复潮热、便硬而少者,以攻后不能食故也。至七八日,虽暴烦,下利日十余行,必自止,以脾家实,腐秽当去故也。
胸中为里之表,腹中为里之里。寒在形躯而用温针刺之,寒气内迫于心,故振惊也。
如舌上有苔,不是心家热,以上焦之湿不除,胸中之寒不解,惟丹田之有热不安于下焦,而上走空窍,故口燥烦而舌上苔耳。 犹太阴脉弱,当行大黄、芍药者减之之意。
而兼半夏者,必因呕而咽伤,胸中之痰饮尚在,故用之。刺期门,自汗出,小便利,其病欲解。
豆形象肾,制而为豉,轻浮上行,能使心腹之邪上出于口,一吐而心腹得舒、表里之烦热悉除矣。此身疼骨痛,虽与麻黄证同,而阴阳寒热彼此判然。
因其人不虚,故枢机有主而不为坏病。身无汗也,故身发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