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贤误认火证之燥,错作金燥之证。柴胡白虎汤,主治伏邪温疫,身热脉浮,有汗心烦口渴等证,非羌防所宜者。
惟以三建汤之属,能敛心液,能壮元阳,可以更生也。李东垣《辨惑论》,载壬辰改元,京师戒严,受敌半月,解围之后,都人之不病者,万无一二,既病而死者,继踵不绝,将近百万。
主以吴茱萸汤,其旨微矣。 答曰:此元气虚极,浊阴之气上干,脾肾欲绝之征也。
刘河间《原病式》曰:涩物湿则滑泽,干则涩滞,燥湿相反故也。郑氏用以治此症,系取其能化气行水,使水从皮肤蒸发,小便利出,而口吐清水自止。
其治或先用吴氏达原饮加减,从乎中治。在位则西,东作而西成也。
浊气反行清道,即阳明胃之浊气,反行太阴肺之清道,即寸口四盛以上之关证。 《周礼·天官》疾医职曰: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,四时皆有厉疾。